嘜擱罵了
最近上早班的同仁都很緊張,因為寒假將至年關將到,所有想趁此機會好好打理一下自己門面患者開始暴增,每天早上預約門診的電話是響個不停。比較晚才打通的患者一聽到門診已滿,就開始破口大罵:「妳們很跩喔!連約個門診也那麼困難!」
可憐的小護士除了頻頻道歉外,真是有苦說不出。
還記得去年冬天小護士的爸爸身體不舒服,經人家介紹到一家很有名的中醫診所去調養身體,每次的看診費就要一千元現大洋不打緊,它是沒有電話預約只能現場排隊,所以小護士只能每週一天在寒風刺骨中排隊,從早上6點半就在門口站到8點半,他們才開門接受掛號,但是約滿就沒有了,所以有可能站了2小時後還是掛不進去,可是從來沒聽到有人罵護士或醫師的耶!
我想楊醫師一定是不夠有名, 我們才會被罵。
今早一位朋友很高興的打電話告訴小護士,她等了三個月,加上每天早上8點狂撥電話到12點,連撥五天之後,終於接通才訂到了黑師父的捲心酥。我好奇的問:「當他們跟妳說訂單滿了,下次再撥時妳生不生氣?」
「不會呀!因為早就知道他們的東西是純手工,所以有限量,想吃只好照規矩來囉!」朋友回答。
小護士不禁要嘆口氣。對於美食,人類的耐受度真的比較高。
可是楊醫師也是純手工的一刀一刀幫病患雕琢,所以每天能開的刀量有限,真的真的不是我們耍大牌。
說真的,我們都覺得楊醫師夠可憐的了,一個人要看門診、親手開刀、親自回留言,一支蠟燭三頭燒,去年12月份楊醫師體檢報告出來後,被內科醫師警告他的肝指數過高又有脂肪肝,命想活長一點就要多休息。
問題是怎麼多休息?門診被病患數落難掛號,手術又被病患抱怨要等兩、三個月以後,連上網回留言都不能太慢,都有人打電話來質問為什麼等了一天楊醫師還沒回她?
更悲慘的是有次小護士已再三告知某位全身麻醉手術第三刀的患者,因可預期手術結束時間太晚,患者一定無法在午夜12點順利下床回家,所以建議她住院。病患堅持她能下床回家而不住院,結果──小護士破例陪她到快凌晨3點,她才離開。一句謝謝都沒有,反而抱怨楊醫師不應該太愛錢而排第三刀手術。我們都傻了眼,因為當初是她堅持要早一點手術而自己選擇的手術日期與時間,過河拆橋的感覺真的糟透了。
如果已在這裡潛水許久的水水應該就能知道,楊醫師的口碑來自於他對手術品質的堅持,因為堅持所以無法成為快刀俠,因為無法成為快刀俠所以預約手術只能等上2個月左右,加上他要求每一位患者都要回診,有的手術像隆乳更必須回診7、8次,所以說真的,小護士算過了,一個門診的看診時間是3小時,光是回診的患者就佔掉2小時,剩下的1小時可預約的初診患者只剩5~7個名額,這就是為什麼難掛號。
其實小護士也曾問過楊醫師能不能將回診病患的看診時間縮減?因為回診是不收費的,如果拿來看初診至少每位患者還能收個250元問診費哩!結果楊醫師當然不肯,因為他認為售後服務和開刀技術一樣重要,甚至有可能影響手術的成敗!所以小護士只好訓練自我EQ高一點,早日習慣被患者罵。
至於為什麼只能提前一周預約掛號?因為以前我們是沒有限制的,所以越掛越後面,但也因預約得太後面了,所以太多患者佔著茅坑不拉屎──臨時有事就爽約不來了,也不願意打電話取消──結果反而讓真正想看診的患者無法掛到號,楊醫師才改成最多只能掛一周後,這樣至少每個人都可以比較確定下星期她有沒有事?能不能看診?
至於自動候補到下一周的方案,其實我們也試行過了,所產生的兩個後果是:第一是像前面所提的,臨時有事不能來的爽約率太高。第二是候補不完,提前一周預約掛號的根本都約不到,反而成了每個人都自動候補,而且越補越後面,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是被罵得更慘。
所以目前的方法雖然不能盡如人意,但已經是最公平的方法了,至少大家的機會都是均等的。
不管我們多難掛號,大家至少能確定一點,那就是,楊醫師是一位好醫師,才會有這麼多人不辭辛苦的打電話預約,所以請各位水水多多包涵,多幾分體諒,少一點責難,我們真的真的不是要刁難大家,真的真的不是在耍大牌。相信人美心更美的水水們都會瞭解的,是不?